韩国烧掉2万亿刺激生育,为何还是失败了? - 站长新闻 - 库网分类目录

当前位置:库网分类目录 » 站长资讯 » 资讯文章 » 站长新闻 »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
*

韩国烧掉2万亿刺激生育,为何还是失败了?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251次 时间:2023-08-12

令韩国社会震惊的“幽灵婴儿”事件发生后,韩国政府通过调查发现2015年至2022年间共有2236名未申报出生的儿童。在这些儿童中,34名婴儿已经不幸死亡,800名儿童的下落仍然未知,受害者的总数还有可能会继续增加。


另外,警方的调查也揭露了多起令人震惊的事件:一名出生仅6天的女婴,因放任不管致其死亡后,尸体被装入垃圾袋后扔到了垃圾箱;另有一名20多岁的年轻女性,在医院生下儿子一个月后将其杀害,并埋在了附近的野山上。通过此次调查,警方还意外发现了以不足200万韩元(约人民币11000元)的价格、向未婚妈妈购买新生儿并卖给不孕不育夫妻的中介。


早在十几年前,韩国就已成为世界上低出生率最严重的国家,最近甚至有人悲观地预测韩国会成为第一个因人口减少而消失的国家。


照此下去,50年后韩国将成为世界上最老的国家,人口也很有可能会减少到3700万人。那么,面临着如此严重的人口问题的韩国,为什么没有保护好刚出生的孩子呢?


一、韩国政府曾出台哪些生育政策?


此次事件,对韩国社会起到了“煤矿里的金丝雀”(canary in a coal mine)的作用。虽然韩国的低出生率问题已达到非常严重的水平,但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制定的政策,却向外界赤裸裸地暴露出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面临生育率持续下降,韩国政府从2006年开始以5年为周期推进“低生育率与老龄化基本计划”,并为此投资380.2万亿韩元(2万多亿人民币),韩国的生育率在2022年跌至0.81,远低于2006年的1.13。


在各阶段,韩国政府推行的代表性政策如下:


2006年执行的第一阶段计划中,政府努力推行了扩大对婴幼儿保育与教育费用支援、增加下课后代替父母照顾孩子的机构、强化育儿相关机制、促进企业内部育儿假的政策。


2010年推行的第二阶段计划中,政府为了减轻上班父母的负担,推行了带薪育儿假制度,引进劳动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随时向公司要求缩短工作时间的请求权,努力宣传在家办公等多种形态的工作文化。另外,政府还放宽了新婚夫妇购买住宅时的贷款条件,增加了对不孕夫妇的支援。


2015年推行的第三阶段计划中,政府推行了对新婚夫妇购买或租赁住宅的支援政策,扩大了对怀孕、生育费用、不孕、高危产妇的支援。另外,还通过强化公共教育功能,减轻父母的教育费用负担。


2020年制定的第四阶段计划中,代表性政策是“3+3育儿假制度”,规定如父母双方都为未满12个月的子女申请3个月的育儿假,每人每月最高可获300万韩元的育儿津贴。


然而,在上述政策中,保育支援政策由于父母的工作时间和政府的保育服务时间冲突,导致很多人未能好好利用该政策;政府虽然表示要进一步扩充公共幼儿园,但公共幼儿园的数量仍然不足;保育支援并不能覆盖婴幼儿时期以后的小学,因此,该政策对女性被迫中断工作的问题并没有太大帮助。政策执行后,申请育儿假或提交缩短工作时间请求的比率仍然很低,社会以及企业氛围对申请这种政策的个人不友好。


韩国政府的其他生育政策,也被批评只投入了预算,却没有监督和检验执行的效果。


二、为何都失败了?


韩国生育政策失败的表面原因,在于政策执行过程存在漏洞。生育政策要想得到有效落实,需要各个下级部门相互作用。


但在韩国低生育率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中央政府在没有明确政策方向的情况下,一味反复要求下级部门推行解决低生育问题的政策;接到中央要求的下级部门,为了自己的政绩,也只能推进实际内容与低生育问题无关的名义上的生育政策。


此外,韩国政府对生育政策的预算投入,仍落后于其他面临类似问题的发达国家。2005年至2015年间,法国、瑞典、挪威、芬兰等与家庭相关的公共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上,韩国2019年的这一数据只有1.69%,也低于201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家庭相关平均公共支出比重(2.4%)


但从根本上来说,韩国生育政策失败的原因,是在于韩国未能解决社会的结构性矛盾。政策的共性问题是缺乏对个人价值的考虑,政府只关注改善生育率下降的表面问题,不努力改善社会结构性矛盾,只想着治标,却不下手治本,那么政策就只能屡屡失败。


当今,韩国的社会压力非常大,尤其是高昂的生活费、激烈的就业竞争、不稳定的工作环境,以及女性育儿所要承担的社会压力,使很多人放弃了结婚和生育。


到目前为止,韩国政府的生育政策大部分只是生育奖励、养育费用支援等保育环境改善政策。民众普遍认为,国家补助的费用远远低于孩子实际的养育费,尤其是教育费。在学历不同、社会待遇就有所不同的韩国,包括课外辅导在内的教育费,仅仅依靠政府的补助,无法大幅减轻由于生育与养育而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